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企业资源配置、运营管理、组织协调的能力,具有商业伦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中小型企业从事基层生产、一线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初步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具有较强的企业管理、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实践技能。主要包括:
1.初步掌握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企业管理的基本能力,满足企业、服务行业一般管理岗位的工作需求;
3.熟悉国家现代企业管理领域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4.具备必要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有一定的财经应用文写作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工商企业管理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6.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设置要求:
本专业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6门,总学分不得少于70学分。其中必设课程11门,共计48学分;选设课程不得少于4门,不得少于22学分。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
必设课程及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3门(9)、外语(7)、计算机应用基础(4)、高等数学(经管类)(6)、经济学原理(初级)(5)、管理学原理(初级)(5)、基础会计学(5)、企业管理概论(5)、企业运营管理(2)、商品学基础(3)。
推荐选设课程及学分:经济法概论(财经类)(4)、财经应用文写作(5)、电子商务概论(6)、供应链管理(6)、市场营销学(5)、创新与创业管理(5)。
以各省考试院公布的最终计划为依据。
选设课程设置要求:
建议优先选择:经济法概论(财经类)(4)、电子商务概论(6)、供应链管理(6)、市场营销学(5)、创新与创业管理(5)。
实践性环节及要求:
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计算机应用基础(2)、电子商务概论(2)、供应链管理(2)。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工商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学分认定转换”项目(1+X)转免规则
项目证书课程实行整体认证制,不对单一项目证书课程进行成果转换。考生须取得同一级别项目证书全部课程的合格成绩后,再按照项目证书课程替代管理办法完成学习成果转换,免试时段同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免试办理时段。
取得项目证书后免考课程如下:
工商管理专业能力证书(初级) | 工商企业管理 W530601 专科 | 00041 | 基础会计学 |
13886 | 经济学原理(初级) | ||
00144 | 企业管理概论 | ||
04095 | 经济法基础 | ||
05001 | 市场营销学(一) |
工商企业管理(1+X)培训服务费用
按照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人才测评中心四川项目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方”)的有关规定执行,由项目方授权的指定机构统一收取。
工商企业管理(1+X)考试
“学分认定转换”项目(1+X)考试时间与省考(时间为每年1月、7月)同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人才测评中心四川项目办公室分别负责组织实施。
工商企业管理(1+X)项目证书颁发
选择学分认定转换项目(1+X)并通过项目考核的考生,由项目方颁发相关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