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为了拓展我院成人职业教育功能,服务地方建设,经学院研究,学校同意并支持,决定与
苏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行深度合作,签订了《培训合作》协议,为其专门开办了“苏州市2023年度
城镇燃气管理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该班学员涵盖了苏州市市住建局、市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中心、市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办公室、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市房屋安全鉴定管理处、市城乡建设档案馆工程档案科、市城建监察支队燃气科、市政府督查室、市应急局安全生产基础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设处、张家港市住建局燃气监管科、常熟市燃气管理办公室、太仓市燃气管理服务中心、昆山市高新区规建局、吴江区住建局燃气办、吴中区住建局、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局城镇建设科、相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燃气办、姑苏区平江街道城建处、苏州工业园区规建委、高新区枫桥街道建设局建设管理科等20余个单位。经苏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层层推荐、选拔,最终确定了61名基层骨干参训。
图1 苏州市2023年度城镇燃气管理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集体合影
图2 61名基层骨干参加培训
按照培训计划,2023年6月12日全班学员到校报到,13日正式开班,17日结业,历时一周时间。虽然时间紧,培训任务重,但在学院有力的领导下,专门设置的“苏州市2023年度城镇燃气管理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项目组,通过“四个‘助力’,为地方基层受训干部能力提升提供优质服务 ”思想指导下,使这次参训的管理干部的能力都得以一定程度的提升,现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院上下齐心的努力是助力
受训干部能力提升的坚强保障
学院为了拓展学校成人职业培训功能,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对班子成员分工作了适时调整和责任落实,同时为了强化规范管理,组织学院全体教工进一步学习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及学校有关非学历职业教育的有关管理规定。如: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等等。学院充分调动教工的积极性,在川内各大科研、教育部门(院所)了解并努力掌握各领域的人才资源及科研前沿动向,在依托学校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拟建立各领域的“授课教师”动态人才库(本次培训,我们主要通过四川省燃气协会初步建立了“燃气专业”的教师库)。学院充分发挥学校的优质资源,积极主动与相关学院协调联系,本次培训得到了能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院(牛津布鲁克斯学院)、文法学院的大力支持。通过学院的实际,整合学院的有限的力量,做到“人人参与”,但也明确了“项目负责制”。由于学院上下齐心,人人参与,为培训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我们的培训做到了“全院支持,对象满意,学校受益”的良好态势。
二、精心打造的教学团队及精品课程的设置是助力受训干部业务能力提升的质量保证
在培训中,通过与培训单位的多次沟通,项目组结合培训对象的业务工作,精心设计了课程安排,业务方面,除了邀请学校的专家、教授,还聘请了全国业内的权威和学者到校授课。
一是设置《城市燃气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规范》的课程,我们聘请了曾担任成都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副经理;中燃协科技委副秘书长;四川省住建厅专家库成员;燃气企业聚乙烯(PE)输配系统质量控制合作小组(G5+)核心成员;先后参加《压缩天然气供应站设计规范》GB51102-2016、《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16等多部国家与行业标准的编制的林雅蓉高级工程师授课;
二是设置《城市燃气安全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与管理》的课程,我们邀请了四川华润万通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四川省燃气协会专家库成员,四川省建设厅燃气专家库成员江民高级工程师授课);
三是设置《新基建与智慧城市建设清洁能源技术》的课程,我们邀请了曾任成都燃气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先后担任成都市天然气利用工程扩建工程、上海市东海天然气利用工程、广州市天然气利用三期工程、深圳市天然气利用工程等数百项大型天然气项目的工程设计负责人。住建部燃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863”计划专家库成员、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承压设备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住建厅专家库成员、四川省燃气协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应急办专家库成员、成都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专业委员会专家、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专家顾问。曾荣获第九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出版《城镇燃气信息化建设概论》,参加了十余项国家技术标准的编制,我国城市天然气行业的技术领军人物、知名专家万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授课;
四是设置《城市燃气工程技术应用》的课程,我们邀请了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的博士生导师、珠峰人才左银辉教授;
五是《人工智能在城镇燃气场景中的应用》课程,我们邀请了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院(牛津布鲁克斯学院)博士生导师、珠峰人才杨冬银教授。图7 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院(牛津布鲁克斯学院)博士生导师、珠峰人才杨冬银教授授课
三、课后教育的跟进是助力受训干部能力提升“钙”的补充
在培训过程中,每次课后,项目组都会结合当时的课程延伸,对学员干部的要求进行及时教育。一是在《城市燃气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规范》课后,专门给学员强调“安全管理”是我们城镇燃气管理干部的工作的基本要求,“法规”、“标准”是我们工作的有力抓手,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加强安全监管,落实安全责任”,作为管理干部,无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遵守纪律,严格标准”都是对我们的必然的实时要求,通过这种方式的延伸教育,使大家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二是在《城市燃气安全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与管理》课后,项目组专门给学员强调干部不仅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增强“风险意识”,要有“底线思维”,面对突发事故也要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结合江民老师的工作履历强调“作为干部,要使我们的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满意,组织的信任,一定要有为才有位”;三是在《新基建与智慧城市建设清洁能源技术》的课后,项目组结合课程内容,强调干部在面对行业新形势、新问题时,一定要与时俱进,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居安思危;四是在《城市燃气工程技术应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人工智能在城镇燃气场景中的应用》课后,项目组在延伸教育中,强调管理干部如何不断完善自我,提升管理服务的能力和素养,使自己成为一名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服务型干部,希望大家要不断加强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图8 培训学员在微信群接龙及对部分学员对此次培训的感受
四、自信文化的交融是助力受训干部能力提升的底蕴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一是针对“苏州以文脉凝聚共识、以共识激发共为、以共为实现共享,努力实现人文与经济互促共进,全力探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的现状”(新华社评)和培训干部的实际情况,学院为该班量身开设了《巴蜀文化》课程,邀请了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华传统文化学院院长,国家特色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历史博士一级学科负责人、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副校长王川教授授课;
二是组织学员参观成都自然博物馆;
三是组织培训班学员到成都鑫豪斯电子探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企业文化交流。
图11 组织培训班学员到成都鑫豪斯电子探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企业文化交流
通过对地区文化的交流,使我们学员一定程度的了解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之源的不竭与力量,人文与经济相融共生,为的是成果全民共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助力了我们培训学员的文化自信。
经过一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培训,在学院的领导下,全院上下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授课专家精心准备和精彩的讲解,项目组认真负责,主动作为,通过四个“助力”,为地方基层受训干部能力提升提供优质服务。即:通过培训使学员们的业务知识得以提高,大家感受不仅开阔了专业视野,拓展了专业思维;还强化了行业安全意识、风险防控的意识,同时也增强了责任的担当;通过课后延伸教育,不仅强化了居安思危的意识,还增强了有为才有位的认识;同时不仅提高了“守纪律、讲规矩”的认识,还增强了干事创业的信心,通过自信文化的交流,使自己的能力素养得以质的提升。“坚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增强了服务管理能力和质量的信心和决心”成为该班培训目的和意义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