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社会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形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等临床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本职工作,勤奋努力,精益求精。
2.珍视生命,尊重、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适应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探索新知,追求卓越;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评精神。
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5.具有正确的职业态度,实事求是,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原则。
6.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勤奋工作的精神和立足基层工作、服务人民的意识。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与医学影像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2.掌握生命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等基础医学知识。
3.掌握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理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4.掌握现代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成像原理、图像特点,医学影像观察和分析方法及诊断原则,各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常见疾病影像解剖、影像病理、影像诊断与鉴别,介入与放射治疗等内容。
5.熟悉医学辐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方法。
6.熟悉收集、整理、分析医学影像学临床资料的基本方法。
(三)技能目标
1..熟悉影像科工作流程,能够规范操作医学影像学常用检查设备和软件,能够正确书写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报告书,具有基本的介入治疗、放射治疗操作实践经验。
2.掌握文献检索、临床资料统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完成临床小样本资料调查研究的能力。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学制3年,学习形式为业余。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累计修业时间不低于3年、不超过5年。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影像物理基础、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超声诊断学、影像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医学影像设备学、放射治疗学等。
五、实践教学
结合专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各课程教学过程的同时,强化实践技能培训和实践能力培养;在专业实习中,强调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学业考核、毕业与学位授予
1.严格进行学业考核,实行学分制记分。
2.修满教学计划规定最低学分、通过各课程考核成绩合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条件者,准予毕业。
3.达到《成都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授予学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规定的标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4.未修满规定学分者以及有其它不符合毕业的条件者,按学位及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七、教学计划
1.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配
本专业学分要求为80学分,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课程学分所占的大致比例为:必修课65%,其中公共必修课35%,专业必修课30%;选修课35%,其中限定选修课20%,任意选修课和其它选修课程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