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夏尽秋至,即将迎来菊的盛放。一如她的名字,她就像一株淡雅的雏菊,工作十六年来一直坚定而执着地在教育一线吐露着芬芳。
严廷菊,女,中共党员,数学高级讲师。教学工作中,她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班主任工作中,她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业余时间里,她更是努力充实自己。今年6月,她成功收到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书。她的多篇文章在国家刊物上发表,获得过学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称号。她是师者,是榜样,更是开在学生心田的雏菊。
从“破冰”到“燃烧”
2020年那个炎热的8月,严老师接手了20级中医康复1班这个特殊的班级。该班同学多数是彝族学生,来自大凉山。大山的孩子内心深处安全感和自信心的缺失让师生之间犹如隔了一层厚厚的坚冰。面对巨大的挑战,严老师毫不退缩,她决定从“破冰”开始。
爱默生说:“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严老师一开始就找到了这把密钥。从班规的制定、班团会的开展,她都先征询学生的意见;班级事务,大到谁来担任班干部,小到一盆绿植的管理,她都鼓励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能力主动承担和认领;学生违规犯错时,她总是先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解释,与之共情,再指出学生的错误,加以改正……
爱是阳光,可以融化坚冰。学生校服没穿整齐时,她会轻轻帮他拉一拉;寝室床单有褶皱时,会顺势理一理;每逢传统节日,她会带上食材、炊具,开车到校和留校学生一起包饺子,吃月饼……“严老师,元旦节快乐!我从小就没妈妈,您像妈妈一样为我们付出,让我感受到母爱的温暖,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很感谢遇见一位您这么好的班主任!”2022年1月1日晚上10点过,当严老师查完寝准备休息时手机上闪过这样一段文字,它们出自于班上的比布小杨同学。
比布小杨来自凉山普格县,刚进校时看上去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初中时经常旷课逃学,甚至喝酒打架。第一学期国庆放假回家后,他决定不再到校。严老师电话中询问得知:小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父亲身体不好,一个人靠放牧要供养他及三个读小学的弟弟。严老师听到后,心里一揪,温柔地说:“小杨,费用我们一起想办法,绝不能因为费用问题放弃学业!”收假后,小杨按时到校,严老师积极向学校申请到勤工助学岗位和教育扶贫基金会的资助,为他解除后顾之忧。聊天中知道他已18岁,喜欢打篮球,还曾组织过几十名同学一起到广东打过工,很有管理经验,严老师决定让他担任班长。为了不辜负严老师的爱与信任,在管理大家的过程中,小杨不但慢慢改掉了自己身上的一些毛病,而且协助严老师把班级管理得井然有序,让班级多次受到学校老师和领导的肯定,获得过学校多项荣誉。
“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三年来,严老师用她对教育事业的一腔赤诚不但一点点融化了学生心中的坚冰,还让学生心中燃起不灭的火焰!
是“师者”亦“榜样”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严廷菊老师就是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十几年如一日默默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践行着师者的誓言。
针对她所带领的高职“3+2”班,她清楚地知道,如果中专阶段学习上马马虎虎,同学们毕业就不能成功转录到高职院校,即便顺利转录,也会因基础差学不好大专课程。“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为了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也为了充实提高自己,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她开启了考研之旅。她在教室给自己安排了一个座位,有空的时候便深入课堂了解学生听课状态,跟学生一起学习。她就这样在教室的角落里努力啃咬着十几年没接触的英语单词,一遍又一遍地刷题演算。看着这一幕,学生们也都主动地拿起书本,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功课,一场师生的双向奔赴正悄然进行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6月,严老师如愿以偿成为四川师范大学的一名在职研究生。在她的潜移默化下,班上的学习风气逐渐浓厚,同学们学习越来越努力,并积极参加各种技能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23年6月全班同学都成功转录到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他们都成为了彼此的骄傲。
严老师说:“班主任的工作虽然辛苦,但苦中有乐,忙中有味。在陪伴学生成长的旅程中自己也得到了不断地修炼和成长,享受到自我蜕变的快乐!”
教育就是一场修行,一场漫长而有温度的修行,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修的是学生,修的更是我们自己!
撰稿丨钟丽华
编辑丨李 莲
校对丨卓卫全
审核丨郑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