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文书是指黔东南州境内以锦屏为代表的清水江、都柳江、舞阳河流域的苗、侗等各族人民在明、清至民国时期500多年来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历史记录。不仅是黔东南地区各族人民生态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省政协委员、贵州省锦屏中学校长罗承香如是说。
罗承香表示,2005年,由贵州省政协委员陈汉斌、张新民等呼吁加强对锦屏文书的抢救和保护,并得到省委宣传部、文化厅、档案局等6部门的响应,联合行文将名称统一为“锦屏文书”。
锦屏文书主要分布在以锦屏为中心的清水江流域,同时也包括都柳江和舞阳河流域地区,以及清水江和舞阳河的下游湖南省会同、靖州、洪江和都柳江的下游广西三江等地区。在黔东南州境内民间保存的文书约50万件,目前已经收集进入各级馆藏机构约25万份。尤其是,文书中大量记载和反映人工林业生产技术经验和社会管理经验,对当今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振兴乡村战略实施具有重要价值。
在2008年第十六届世界档案大会上,被学者认为是“全世界混农林活动的活态记忆库”,它“在生态保护上树立了一个世界性的典范”。此外,锦屏文书的内容涉及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林学、档案学等诸多学科,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且已具备有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亚太记忆遗产名录”的条件。
今年两会,罗承香带来了《关于请求支持将锦屏文书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的提案。他建议,为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的要求,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锦屏文书这张文化品牌,让其特殊的价值为世界所共享,将锦屏文书申报“亚太记忆遗产名录”,为最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