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我校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增强各教学单位师生的责任感,增强防范意识,保证师生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根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有关工作部署,现将学校疫情防控“十个必须”通告如下。
一、必须制定疫情防控机制预案。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培训机构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成立工作专班,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周密考虑、科学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应急预案,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特别要制定师生一旦出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等问题的应急处理办法。建立疫情投诉举报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师生监督作用,对师生投诉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坚决防止疫情在校园传染扩散。
二、必须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各单位要强化阵地意识,严格把好校园入口关,严防疫情输入校园。坚决做到“五个一律”:严格落实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学生一律不准提前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园;师生进入校园一律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严格管控进入校园人员和车辆,做到逢人必检、逢车必查,严格检查车上人员、随车物品、车辆后尾箱。正式开学前学校图书馆、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校内场馆一律暂时关闭。
三、必须实行校内网格化管理。各学校(幼儿园)要实行划区划片网格化管理,教学楼、学生公寓、饭堂等人员密集场所要实行封闭式管理,限制人流量,进出人员必须实名登记并检测体温。要科学划定疫情防控网格,明确网格责任人和职责,将疫情防控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网格、每位网格员。学校领导要挂点具体网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狠抓防控措施落实。
四、必须做实做细师生排查工作。从严排查湖北籍师生活动轨迹等情况,以及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有居住史、旅行史、密切接触史的师生人员情况。密切关注重点人员动态,第一时间主动与属地乡镇区场(街道)和卫生疾控部门沟通,有效开展联防联控。各学校(幼儿园)要全面摸清、准确掌握未返校师生信息及健康状况,采取“人盯人”措施,全面掌握师生动态,对湖北等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师生情况,主动通过电话及手机短信等联系每一位师生,通报学校疫情防控措施,强调除特殊原因并报学校批准外,不得提前返校。必须落实信息报送。及时掌握每个学生、教职工的情况,并落实专人建立专门的台帐档案,做好每日一汇总、一日一上报制度。
五、必须加强后勤人员管理。各学校(幼儿园)要全面摸清校园安保、保洁、食堂、宿舍管理、物业管理、商场超市等与校外交集较多的后勤人员数量、籍贯、身体状况、兼职状况等,加强教育培训,明确工作制度、纪律要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障口罩等必要的防护用品,加强对此类人员进出校园的晨检和随机检查,发热、感冒、咳嗽、呼吸道感染人员要立即隔离,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六、必须强化校园巡查管控。各学校(幼儿园)要加强校园巡查管控,发现学生提前返校、校园人员外出未戴口罩或聚集活动,要及时劝阻制止。不听劝阻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严肃处理。需要隔离、治疗人员不配合隔离、治疗的,或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的,及时联系属地卫生和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处理。
七、必须做好校园环境卫生工作。加强校园爱国卫生工作,各学校(幼儿园)必须加强物资储备,提前采购足量的消毒液和杀毒水,集中收集并及时处理废弃口罩、餐盒等有害垃圾,做好常规卫生消杀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卫生环境。
八、必须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各中小学要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安排专业教师轮值,通过电话、QQ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线上心理辅导,缓解学生因疫情带来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广泛引导有需要的师生通过“龙心热线”接受心理咨询和辅导。对居家隔离的师生采取“一对一”形式进行心理关怀。
九、必须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要组织做好延迟开学期间学生线上教学工作,做到“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在延迟开学期间,严禁线下集中教学。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同时要制止强行要求所有教师进行录播的现象,防止增加学生和老师不必要的负担。
十、必须开展好师生卫生健康素养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疫情防控科普、良好卫生健康习惯、健康生活方式等教育,以此提升自身卫生健康素养,教育引导师生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推动全社会良好卫生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