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四川天一学院多名师生勇挑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用责任和担当温暖着身边人,为早日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力量。
“尊敬的客户,您寄往武汉的快递已签收。”1月31日下午,由德阳寄出的3万个一次性医用口罩,800个n95口罩终于顺利达到目的地,人文与艺术设计系教师龚书收到邮寄短信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源自对武汉美食的钟爱,一月下旬,来自媒体报道和武汉朋友圈的疫情消息引起了龚书的关注。“一线医生超负荷的工作深深震撼了我。”当即,龚书决定尽绵薄之力为社会做力所能及之事。
1月25日,龚书开始着手捐赠医疗物资事宜。“家人的医药公司有资源,但是数量有限。”回忆收集口罩的经历,龚书说正逢过年,很多厂家停止生产,筹集过程很累,但她内心很平静,她始终相信,小爱能够汇聚成暖流, 给予一线医护人员的温暖。
“捐赠给医院真正需要的,才算是一件完整的好事。”也是从收集医疗物资的第一天起,龚书尝试搜集武汉市所有医院的联系方式,当一篇统筹了武汉市各家医院急缺物资和联系方式的帖子出现在她眼前时,龚书的兴奋溢于言表,“为捐赠节约了很多时间。”来不及多想,她依次拨通了各个医院的40 多通电话,用1天时间反复沟通医院需求和物资标准,密密麻麻地记录在笔记本上。
“您好,武汉一线医生急需医疗物资,我想购买您公司的口罩捐赠给当地医院。”至此,龚书拨通了一家又一家医疗机械厂家的电话,根据医院需求询问厂家物资信息,当知道该项物资用于捐赠,厂家二话不说,把能拿出的存货都给了龚书,这也为龚书捐赠一事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当时,德阳还未受疫情影响,龚书为找到医院最紧缺的物资,他除了电话联系厂家外,还驾车外出找资源,零散收集医药公司的口罩。她花费4天时间,跑遍了德阳及周边城市,对接了2家医药公司和3家医疗机械厂,购买到了三万余个一次性口罩和800余个N95口罩,捐赠于急需口罩的中部战区武汉总医院和武汉协和医院。
“其实还想尽更多的力,但迫于口罩成了全国紧缺物资,我只能祈祷疫情尽快控制,在心里为一线人员加油打气。等到春暖花开时,一切如初。”龚书坚信。
唐义悦:在党员父亲的感召下志愿守护家园
“我是唐义悦的父亲,身为一名老党员,在这个严重的疫情下,我义无反顾带着唐义悦参加党员先锋队的志愿者,为疫情防控工作献一份力。”2月6日,护理系2019级康复专业家长群里出现的一则消息让辅导员郑婷感动不已。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唐义悦的父亲是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面对疫情,作为一名党员,他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加入战“疫”行列,奔波于疫情最前线;作为一名父亲,他的这份责任与担当深深地感染着女儿。2月6日,当得知社区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时,唐义悦主动了解加入要求和流程,并加入了社区志愿者行列。“”
2月7日早上8点,唐义悦成为社区抗疫志愿者并正式上岗工作,她的工作是登记小区出入车辆,并未进出小区人员测量体温,并询问人员有无接触史,以及配合社区宣传疫情防范相关知识。“能为社区家人出一份力,我觉得很有意义。”唐义悦介绍,她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8:30持续至傍晚7:30,虽然时间长,中途更没有休息时间,但是她却乐此不疲:“政府搭建的雨棚、社区的句句关怀,居民的杯杯热水让这个春节格外温暖。”
面对疫情的蔓延,瘦弱的唐义悦不是不怕,但是想着生养她的这方土地急需帮助,刷着与日俱增的数据和微博,看着各位医护前辈逆行奋战在一线,她心里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也催促着她必须要做点什么:“作为一名医学生,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主动承担起属于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我是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的实习生,我自愿报名加入本院抗击武汉肺炎志愿者行列......”自1月27日起,一封封签字按压指印的申请书出现在医院办公室,医院将有序组织志愿者前往各检查点支援疫情防抗监测工作。学院4名实习生主动放弃假期,一路逆行出现在了志愿者行列中。
2017级护理专业任航就是其中一名。任航的家在四川省达州市,1月30日,正在家中休假的他从工作群了解到实习医院正在征集志愿者时,任航毫不犹豫,毅然决定前往一线,与老师和同事共同加入这场抗“疫”战争。
1月31日,经过5小时路途颠簸,任航达到医院,并被安排至安岳县高速路口参与疫情防控监测工作。顾不得休息,他主动请缨参与到当天下午4:00——凌晨12:00的工作中。
深夜,高速路口人烟稀少,寒风凛冽,这让第一次参与户外工作的任航心里有一丝担忧和害怕,但父母的支持和同伴的鼓励让他调整了心态,并快速融入到工作中。
疫情之时,难点在所难免。任航所在的工作岗位也不例外,每每遇到不理解防控工作的人员,任航和同事相互配合,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登记检查不漏一人,确保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与任航一样,护理系张明、寇鑫、代捐......甚至更多的天一实习生奋战抗疫一线,在绵竹、在资阳、在宜宾......在川内各大医院,他们用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精神,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初心——爱心和温暖,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都有着共同的梦想——做一名有仁爱之心、有责任担当的、合格的白衣天使。
“卢支书,您好,我是大竹村6社大地头的村民郑鹏飞,我们村需要志愿者吗?作为曾在泸州市中医医院实习一年的医学生,我知道这个病毒的严重性。但我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经常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说是志愿服务给了我这个大学生最好的锻炼机会和实践舞台,我现在也想为我们村尽一点力量,我志愿加入我村的预防肺炎工作,可以不?”1月5日,这条陌生的消息出现在四川叙永县兴隆镇大竹村支书卢连均的手机里。
郑鹏飞是学院护理系2019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家住四川省叙永县兴隆镇大竹村六社大地头。大地头就在大竹村村公所的对面,他说“我是医学生,听到村上大喇叭天天放着疫情防控的口号,每天都有镇干部、村干部到处走访宣传,我晓得这个病毒很厉害,但是我老爸是党员,我们都敬佩奔走在抗疫- -线的基层干部、医务人员,我也很想用我所学为我们村尽一份...从他的言语和表情里,真诚和爱国的热忱溢于言表。言语铿锵,没有犹豫、更没有畏惧。曾广泛参加志愿活动且在泸州市中医院和叙永县兴隆镇卫生院实习过的他,一上"岗"便很快熟悉起来,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卫生防疫第. -线中。
医者仁心,是对从医人员初心的最美诠释。奔赴“疫"线,主动参与,选择成为-名逆行者,是当代青年爱国心切、勇挑重担的最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