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8教育网首页
黄平民族中学

高级中学

学校信息

所在地区: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会员级别:学校用户

我的勋章: [学校档案]

在线客服:

学校名片

黄平民族中学

【温馨提示】来电请说明在028教育网看到我们的,谢谢
更多学校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黄平县:城乡面貌日日新 美好生活节节高
新闻中心
黄平县:城乡面貌日日新 美好生活节节高
发布时间:2020-03-12        浏览次数:285        返回列表

新中国成立70年,勤劳的黄平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下,团结一心,拼搏奋进,在实践中不懈追求与探索、在创新中实现光荣与梦想、在跨越中构建和谐与辉煌。黄平县不断进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描绘黄平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草木葱茏,碧水蓝天,秋日的旧州氵舞阳湖波光粼粼,似一幅色彩斑斓的生态画卷。氵舞阳湖,被称为两岔河水库、何家榜水库,是目前贵州第二大人工湖,是黄平最大的水利民生工程,集防汛、抗旱、发电、旅游观光等多项功能,巍然屹立在旧州古镇西北面,造福百姓大众。  “这个地方,处于旧州坝区最低位置,还没修好两岔河水库前,一到雨季,我们的心就揪着,遇到干旱年,想要点水又非常困难,没有地方挑水。”旧州镇川心村年逾八旬的傅正友老人感慨地说。  在一望无垠的旧州万亩大坝,黄平县水务局工程师张晓泉说,两岔河水库是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作用很明显,比如,沟渠里的水,就是来源于两岔河水库,现在这样大大小小的沟渠,已经建成120多万米,延伸到旧州整个灌溉区每个角落,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目标。  多年来,黄平县水利建设成效喜人。该县坚持科学治水方略,不断加强农村水电、农村饮水安全和农田水利建设,狠抓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和病险水库出险加固,强化水资源管理。先后建成水电站工程20处,110KV以上变电站4座,中小型水库35座,山塘447口。实施小渠道、小水窑、小水池共6600余处。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饮水安全率达100%。  70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紧扣时代脉搏,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在行动上。黄平交通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日臻完善,公路网络逐步形成,大交通格局初现稚形,航空、铁路、高速路、国省道、二级路、县乡路、村组路构成便捷交通,拉近黄平与全国各地空间距离。  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截至2019年9月,全县公路里程达2645.49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6公里;省道317.189公里;县乡道792.718公里;通村公路835.59公里;通组公路644公里。  贵阳至黄平、瓮安至黄平高速公路均开工建设;县城1路、2路、9路、10路、12路公交车开通运行;从黄平始发贵阳、遵义、福泉等地的60多趟长途客运班车通达自如。凯里黄平机场于2013年建成通航,相继开通广州、成都、重庆、杭州等17个城市航班。高速公路、铁路、省干道、机场的全线贯通和四通八达的组组通,为黄平跨越式发展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  近年来,黄平县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投资增长迅猛,全县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城乡建设成效显著  家住黄平县新州镇五里墩村的王登忠说:“我是60年代出生的人,以前住草房,条件好点后换成瓦房,现在,我家已经在黄平县城买了商品房,以前很穷,现在家里有冰箱,开上小汽车。”  改革开放初期,黄平县城区域面积0.1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万人。进入新世纪后,县城扩容,城市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排污、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管理等服务功能得到提升。目前,县城“一城两区”(新州和旧州城区)面积拓展到7.63平方公里。重安、谷陇、平溪、浪洞、上塘等乡镇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  近年来,全县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共投入建设资金50904.9561万元,建成旧州且兰广场、旧州东城门景观工程、黄平景观灯饰亮化工程、黄平县河滨道景化工程、金榜山主题公园等。住房保障方面,2008年至2016年,建设保障性住房4270套,建筑面积223872平方米,总投资33133万元。农村居民住房实现土墙茅屋、瓦房、砖木住房的变迁,城镇居民经历由集体宿舍、小套住宅,到中、大套住宅的更换。2018年,全县城镇化率达44.44%。
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70年来,黄平县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服务业呈现主体多元、业态多样的良好态势,有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全县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2.6亿。工业经济方面,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2018年,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5亿。  谷陇工业区目前累计投资30.14亿元,完善“五通一平”基础设施;槐花工业区累计投资4.8亿元,完成“四纵一横”路网和标准厂房等建设。并先后引进富城实业、贵州故事等28个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引入贵州七环公司、农博翔、沃润丰、金佰瑞等龙头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总注册资本规模达2.1761亿元,覆盖贫困户4696户。  同时,第三产业成为拉动黄平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县商贸、餐饮、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稳定发展,房地产、现代物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旅游、文化传媒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兴起。1999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亿元。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4.92亿元。
教学条件不断改善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走进黄平县民族中学,宽敞整洁的校园里,读书声声声入耳。  “以前都是一支粉笔,一本书,现在有多媒体设施、班班通,同步录播、同步授课……”黄平民族中学校长李小平高兴地说,从教20多年,他感受很深,以前,很少有学生考上大学,现在,很多学生考上二本以上高校,学生有机会、有平台走出贫困地区;近几年,国家好政策对贫困地区的老师培养提供很多平台,让更多老师通过东西部合作交流,送出去、请进来,老师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责任意识更强,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黄平县教育局副局长冯玉书说,现在老百姓都说,风景最好的、最漂亮的房屋就是学校,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的变化非常大。  90年代以来,黄平县围绕“科教促县”发展战略目标,坚持教育“六个优先”,在历届县委、政府领导下,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工作目标,优化校点布局,强化标准建设,提升学校内涵,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得到稳健发展,教育教学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87所,惠及学生32405人,资金1155万元;实施学前营养改善计划89所,惠及幼儿6169人。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和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  2017年,全县实现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进得来、喜欢学、学得好、学有用、留得住。近几年,全县年均总投资11221万元,其中,学前教育2550万元、义务教育5127万元、普通高中3544万元,主要用于建设校舍和采购设备。改扩建各级各类学校35所,总占地面积1542516.2平方米,图书总量159.96万册,计算机6334台,班班通3344套,科学、音体美器材齐全,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至今,全县为各级院校输送2.2万余名优秀人才。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今年53岁的沈廷元,家住新州镇炭坑村,2018年,已经顺利脱贫。“在村支‘两委’帮助下,我家养种结合,养5头母猪,3头肥猪,7头小猪仔,种3亩线椒。今年猪价好,一定能够赚钱……”沈廷元说,以前靠种地为生,现在增收有新路,要感谢党的好政策。  黄平县脱贫攻坚显成效,农民增收有新途径,“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已建成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各种产业园区189个,种草养牛专业合作社139家,一个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模式日渐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五步工作”法,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一号工程”和首要政治任务,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组织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以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能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为着力点,实施挂图作战,开启“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模式,精准脱贫取得显著成效,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26411户112537人。2019年,已脱贫18109户81304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