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外出务工情况怎么样?”
“学生网络课程有没有保障?”
“春耕备耕物资服务跟得上不?”
4月9日上午10时,雷山县望丰乡青山村村委会会议室,一场巩固脱贫攻坚的走访调研正在进行。通过抽查资料、入户调查、走进田间等,带队的县委组织部负责同志给村党组织巩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给出了“蓝色”的评价。
近期,雷山县组建了5支督战分队,聚焦攻坚责任、攻坚队伍等6个方面进行督战——对各项工作如期推进的予以“蓝牌”肯定,对未达目标进度、存在重大问题的项目坚决予以“黄牌”或“红牌”警告。
这一天,雷山县委组织部领导班子分头带队,深入乡镇村、企业、工地开展巩固脱贫攻坚调研督战工作。
在丹江镇羊排村的笋用竹种植基地,县委组织部的督战触角也延伸到了这里——看项目进度,看村党组织、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分管领导、技术员在不在场督促指导。
“你不能整得像个砂锅一样,要挖成方形,四面登底。”丹江镇林业站负责人刘运彪正在对一个刚挖好的土坑大声评价着,周围围了一圈人。
860多亩的山坡上,30多个人分工有序,挖坑、扛苗、入坑、施肥、埋土。丹江镇副书记李秀文说:“全镇分成三个突击组,每组30余人,到村抢天时抢季节抢种笋用竹。”
“县委县政府决定大力发展以高节竹、雷竹、方竹为主的笋用竹产业,计划在今年年底完成1.5万亩,力争到2025年完成20万亩。”
这些数据,雷山县林下经济笋用竹专班负责人杨天伟信手拈来:全县共协调落实资金4000余万元发展笋用竹产业,截至4月9日,已完成笋用竹种植9501亩。
“利益联结,产销对接,为笋用竹产业注入了活力。”杨天伟说,我们聘请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所作为技术指导单位,与重庆全伦公司签订了1.5元/斤的鲜笋回收价格,产生的收益70%给贫困户分红,30%作为合作社用于产业发展滚动资金。
“到种植基地督战,压实攻坚责任,倒逼林下经济产业专班指导各村发展笋用竹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目前看来,效果很好。”雷山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说。
这些成效,是看得见、听得着的。
“前几天,15万元贴息贷款到账,真是帮了大忙了!”雷山县望丰乡三角田村永康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仙灵感慨说,“县乡领导到合作社调研督战发现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收购茶青,就立马协调银行协调资金。”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离永康专业合作社不远,是雷山县最大的国有茶企业——雷山云尖茶业实业有限公司。
2018年,云尖茶业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杭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下成立并进行运营管理,是雷山最大的茶企业。今年1月3日,吉利控股集团正式将云尖茶业移交给雷山县经营管理。雷山县打破用人常规,从各乡镇抽调8名茶叶专业的干部充实到云尖公司中层干部中来,从县直部门抽干将组建公司领导班子。
今年年初,云尖公司遇到了资金短缺问题。公司董事长杨春艳说:“县委主要领导前后7次到我们公司,率队与有关金融机构沟通对接,前几天300万元资金已经到账,后期的500万元资金也在有序筹备中。”
“去年我们收茶青55万斤,综合产值1800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000余人。”杨春艳说,“今年我们计划收茶青78万斤,综合产值是达到3000万以上,惠及建档立卡户1500户以上。这笔资金解了收购茶青的燃眉之急,我们更有信心了。”
“西江的旅游,望丰的茶叶!”雷山县望丰乡乡长李小华底气十足地说,望丰是雷山县产茶大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有力带动,茶农不愁销路,积极性很高。
李小华举了两个例子:去年以来,群众自发开荒种茶2000余亩专门种植茶叶;每天有400多名县外群众涌入望丰采茶。他说:县级层面开展督战,解决实际问题,基层很拥护、很欢迎。
4月9日,在雷山县委大院门口,“三色单”挂牌督战一览表格外醒目。记者看到,表格上有4条黄牌督战内容,进度为:正在整改。
“牌子挂在县委大院门口,对有关分管和联系领导是一种督促提醒。”雷山县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说,“我们重点对重要项目及黄牌、红牌的部门单位进行督战,整改效果不明显的按程序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如约谈后整改效果仍不明显的,严肃追责问责。”
督战初见所成——全县新建茶园10071亩,完成中低产茶园改造4.24万亩,茶园套种经济苗木3.79万亩;完成竹苗种植9501亩,中药材面积7.98万亩,蔬菜种植10.5万亩;完成1万余亩的林下天麻菌床抚育,林下养鸡存栏8.04万羽、出栏6.5万羽,养蜂5900余箱,林下食用菌种植1119万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