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我校组织全体教师于8月16日至8月19日进行了校本培训。
继 8月16日上午,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李勇同志为全体教师做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讲座之后,培训持续升温,精彩不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研究滋养智慧、创造精彩人生
---廖良国
8月17日上午,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特邀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首批名师鼎兴工作室领衔人、南江县名导师工作室领衔人、巴山优才市级教育领军人才、南江县中小学教研室主任廖良国,为我们带来了《研究滋养智慧、创造精彩人生》精彩讲座,让广大教师从理念认识、科研路径、实践方法上有了全面了解。廖主任的讲座让教师在以下几点从思想上有所突破:
一、有效破除了教育科研“恐慌”的思想负担
在一线教师认知当中,存在严重的科研“恐慌”,教育科研让广大一线教师望而却步,不敢涉猎尝试。从专家分析中认识到,一线教师长期深入教学过程,能掌握真实问题、实际需要,可以转化为中小学教学研究优质的科研课题,同时能够在教学研究的“主阵地”课堂上萌生、孕育、展现先进教育理念、教改实验方案及实施研究,拥有及时研究与实践的先决优势。
二、有效提供了开展教育科研的路径与方法
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最真实的问题,难以通过教学研究得以有效实践研究、解决,缺乏系统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策略。本次培训突破了“怎么开展课题研究”的思维瓶颈,一是学习课题选题的基本路径,找到了课题选择的十个切入点;二是详细的研究策略,从研究方法使用、研究方案制定、开题论证、活动开展、资料归档、成果凝练等七个方面深刻剖析,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三、深刻认识教育科研促进教师成长的意义
常言说,教研难但又不得不研,因为教师专业成长最便捷的路径便是做好教育科研。只有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助推器的作用,把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师教学行为,有效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能够不断更新育人理念、重构知识结构,养成扎实的学科素养,赢得教师立教之本,同样也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学科素养,才能夯实研究基础,做个有底气的教师。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曾旭
8月19日上午,我校特邀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全国科研优秀教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育科研专家、四川省中职教师培训专家、四川省“双示范”建设指导专家、巴中市高层次人才、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正高级教师曾旭研究员对全体教师开展了《对标施策、科学备赛》专题讲座。培训中,从大赛举办意义、文件解读、备赛流程、文本编制(修订)、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制、教学实施报告撰写等全面进行了集中讲授,为全体教师积极备赛提振了信心、理清了思路、阐明了步骤和方法、扫除了障碍,为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教师们认真聆听、静心思考,为改进课堂教学积极谋划。
骨干教师
讲座
01
班主任大赛视角下的班级管理能力提升
---罗淇
罗淇老师首先对四川省中职班主任能力大赛准备过程、参与过程等做了分享,强调了学习国家政策文件、解读文件精神、学习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教育基本理论及积累德育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并且将班主任能力大赛决赛环节方案汇报做了一个展示。其次,她对本次参赛作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带班管理实际阐述了如何有效地针对自己的班情将中职班主任工作的五大职责——学生思想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组织班级活动、职业指导工作、沟通协调工作扎实推进。同时,她总结了通过参赛提升班主任能力——通过班级建设方案提升理论与实操水平、通过班级活动策划提升组织与管理能力、通过各种应急处置提升班级治理能力、通过情景模拟答辩提升教育思想与能力。最后她发表自己的观点,她认为一个好的班主任带给学生的应该是一辈子的精神成长,学生的日常管理是“形”,他们的品质道德提升是“神”,达到“形神兼备”才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做的最高级管理。
02
知心育人——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调适
--- 何蕊
教师是一份承载着重大责任与使命的特殊职业,教师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向上地发展。为了帮助教师调整情绪状态,释放心理压力,以愉悦的心情生活、工作,南江县小河职业中学心理老师何蕊带来了主题为 《知心育人——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调适》的心理健康讲座。 讲座伊始,她用放松游戏《手指曼波操》导入,使得教职工很快放下疲劳、紧张和戒备,积极参与。随后,她从什么是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的压力、压力调适四个方面做了阐述。何老师的讲座娓娓道来,老师们积极互动,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压力,讨论氛围轻松有趣。通过本次讲座,小河职中全体教师知道了什么是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何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能够理性认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压力,还学会了与压力和解、与情绪共处的自我调节的方法。相信老师们定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充满能量地去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