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8教育网首页

学校信息

所在地区: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会员级别:学校用户

我的勋章: [学校档案]

在线客服:

学校名片

榕江县实验高级中学

【温馨提示】来电请说明在028教育网看到我们的,谢谢
更多学校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保住民族文化的“根与魂”
新闻中心
保住民族文化的“根与魂”
发布时间:2020-03-03        浏览次数:218        返回列表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面对外来文化的渗透,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被同化甚至消失的严峻形势。如何保护独具地域特色多姿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DNA”?从江县多措并举整合各方力量全力保护民族文化“根与魂”,走出了“从江模式”并取得良好效果。

从江县素有“民族原乡”、“民族生态文化基因库”的美誉,是一个由苗、侗、壮、瑶、水等19多个少数民族聚居为主的山区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该县以侗族大歌、瑶族药浴等为代表的原生民族生态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2009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之乡”。

整合民间力量,激发民族文化自信

近年来,从江县把培养民间艺人作为一项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工作内容来抓,由民宗局、文广局等相关部门开展全县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及民族民间艺人普查工作,挖掘、了解全县民族民间优秀人才,为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做好基础性工作。

近年以来,从江县先后为4436名民族文化传承人、民间艺人建立了档案,出台管理办法对民族文化传承人明确任务和补助奖励。同时对普查到的全县30多个民族传统节日进行分类整理,挖掘完善民族节日文化内涵,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提供资源。

自2010年开始,从江县先后在民间扶持组建了310多个民族文艺队,弘扬本民族文化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13年,该县的谷坪乡还开展了“寻找最美文化传承人”活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1年至2012年,先后成立了从江县苗学会、侗学会,组织人员收集、整理该县两个主体民族的各种文化资源;2013年,从江县侗学会还成功承办了全国性的侗文化学术研讨会等等。这些对传承弘扬本民族文化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发挥了积极作用。

培育好“保护区”,接好文化“传承链”

多年来,从江县大力开展民族文化进课堂、兴办特色教育,结下累累硕果,校园成为民族文化“保护区”和“传承链”。

为了保证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的“DNA”,从江县组织县民宗局、县志办、县广文局、县教育局等部门,把当地各民族优秀的民族风情、民族建筑、民间歌舞戏曲、传统民族工艺等民族文化编写成地方中小学教材发放到各中小学校。

几年来,从江县每年投入25万元资金,在全县50多所中小学校建立民族文化进课堂试点学校,把当地各民族的歌舞类、技艺类、民族体育类共3大类50多个内容列为民族文化传承项目,把民族文化课列入试点学校教学课程表,聘请相应民间优秀文化传承人传教授课。

此外,该县积极鼓励民间成立民族文化传承娃娃班,在民间自由组建有侗族大歌娃娃班、瑶族长鼓舞娃娃办、侗戏表演娃娃班、手工技艺娃娃班、芦笙舞娃娃班等40多个。

唱响侗族大歌,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侗族大歌是从江县原声民族生态文化最为典型的知名民族文化品牌。

在该县小黄村,这个拥有800多户3800多人口的侗寨,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老态龙钟的白首人人都爱唱歌,生产生活无处不于侗歌同在。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小黄村侗家人把侗族大歌唱出山门唱到五湖四海,赢得世界不同肤色的人们的喜爱。侗族大歌,这朵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奇葩也引起国际音乐界的高度关注。

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侗族大歌的主要发祥地和传承地,从江县以举办原生态侗族大歌节为平台,充分保护和利用好侗族大歌这一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全力把侗族大歌打造成民族文化旅游知名品牌。从2003年开始至今,从江县连续成功举办了12届原生态侗族大歌节。通过节日的举办,把从江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集中向外界推介、宣传。

实践证明,侗族大歌节的举办,使从江县的瑶族药浴、瑶族长鼓舞、鼓楼花桥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等等优秀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增冲侗寨、岜沙苗寨、“计划生育第一村占里”、“侗歌之乡小黄”等一大批民族文化村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从江,引起外界高度关注,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高。侗族大歌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助推了从江县民族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也成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一大平台。

摸清“文化家底”,打造民族文化大县

多年来,从江县围绕打造“民族文化大县”发展原生态文化旅游这一目标,县委、县政府对“非遗”项目申报和民族文化古村落普查保护十分重视,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机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通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摸清“文化家底”。首先在加大对民族村寨文化遗产普查基础上,对具有历史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进行搜集整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库,认真做好民族村寨相关项目申报,扩大民族村寨影响力。

注重抢修新建。对各民族村寨内的鼓楼、风雨桥、戏台等重要“乡土”公共建筑加大保护力度,扶持新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乡土建筑。目前,民族文化元素特色鲜明的以鼓楼为代表的乡土建筑在从江县共有120座,花桥62座。

科学合理规划。把民族村寨其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纳入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重点民族村寨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妥善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科学整合有限资金,谋求对民族村寨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为村寨较好的保持原貌打下坚实基础。

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从江县民族文化保护和项目申报工作取得令人羡慕的成果。据统计,除了侗族大歌列入世界“非遗”名录外,目前从江县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5个,省级19个,州级30个;全县有32个村寨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4处,州级8处。这一块块金光闪闪的民族文化品牌,为从江县打造“民族文化大县”发展原生态文化旅游注入活力,铺垫了似锦前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