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发展历史
藏文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多年前,藏族社会已有了文字,最早的藏文叫达斯奔益。在它的基础上雍仲本教的创始人丹巴辛绕时期出现了大玛尔文和小玛尔文,还产生了天成文和斯益文。
公元七世纪中叶,吐蕃英主松赞干布的名臣吞米桑布扎以玛尔文为蓝本,并参照古印度的古巴达文创制现行的藏文,并确定了乌金(楷书体)和乌梅(行书体)两大书体。
在吐蕃王朝时期,先后产生了八大乌金体。
前弘期至后弘期之间约100年,其间出现了帕萨体。
后弘期以来,藏文书法艺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先后出现了徂同体、徂仁体、徂玛酋、酋体、酋钦等书体。同时,后弘期以来,历代大译师、学者或书法家创新的书体层出不群,有觉罗体、恰罗体、贵罗体、多丹体、央丹体、仁布体、美妙体、八思巴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