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8教育网首页
湄潭县乐乐中学

高级中学

学校信息

所在地区:贵州/遵义市

会员级别:学校用户

我的勋章: [学校档案]

在线客服:

学校名片

湄潭县乐乐中学

【温馨提示】来电请说明在028教育网看到我们的,谢谢
更多学校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革命老区遵义贫困县全部出列
新闻中心
革命老区遵义贫困县全部出列
发布时间:2020-03-04        浏览次数:122        返回列表

3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宣布,全省24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序列,正安县名列其中,标志着遵义市贫困县全部出列。

伟大转折,历史交汇!

85年前,彪炳史册的遵义会议召开,中国革命实现从“谷底”步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85年后,脱贫攻坚战场传出捷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老区人民摆脱贫困阔步小康新征程。

老区干部群众,时刻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老区百姓乡亲,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暖心话语:“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今天,遵义儿女用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向习近平总书记报告:革命老区遵义,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闪耀遵义会议精神新的时代光芒的答卷。

率先“攻城拔寨”

真正让乡亲们笑起来

遵义,素有“黔北粮仓”之称。然而,守着“粮仓”的遵义,地处武陵山、乌蒙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到2014年建档立卡时,全市贫困县8个、贫困村871个、贫困人口92.22万人。

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

如此困难重重,注定遵义必须打一场反贫困的攻坚战、歼灭战。

心之所系,情之所托。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多次到遵义调研,勉励遵义干部要全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建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巩固脱贫成果,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发挥遵义近邻重庆的区位优势,用好上海市帮扶协作的重大机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交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成绩。

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要求遵义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脱贫主导产业、乡村振兴产业,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根本性胜利,奋力续写新时代遵义发展新篇章,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困难面前,红色基因浸润下的遵义儿女,自我加压,响亮提出“全省脱贫攻坚战中当先锋、走前列、作贡献”,不留后路。

攻城拔寨首仗在赤水打响——赤水市作为贵州省2016年脱贫退出迎接国务院第三方评估的唯一县(市)。

“率先,意味着没有经验可循,赤水这个‘头’开得不易。”回望来路,遵义的干部感慨万千。

“不折不扣地按照中央的部署、省委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回望来路,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道出制胜法宝。

赤水河奔流,纪念碑耸立。元厚镇桂圆林村,85年前红军四渡赤水一渡渡口所在地。这个曾经的省级一类贫困村,出了名的“火烧梗”,吃水靠挑,灌溉靠天,粮食亩产200来斤,吃饭都不够。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修村道,铺管网,建水窖,布产业……三年时间,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全村仅桂圆种植面积就达6000亩,年产50万斤,收入400万元。

不负众望。赤水,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演绎了“四渡赤水出奇兵”的黔北边城,交出了高质量答卷——2017年10月30日,贵州省政府正式批准赤水市退出贫困县(市),率先在全省66个贫困县(市)中第一个脱贫“摘帽”,探索创新的“九不”增“九感”脱贫经验,在全国推广。

赤水干部说,“那是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刻骨铭心的,是3000多名干部对赤水7万户农户平均走访了5次以上,累计将3784户7580名人员“拉”出建档立卡数据库,并将群众认可的3461户8324名困难群体纳入贫困户系统;是在赤水市百余名正科级以上的干部大会上,曾因扶贫工作不力,复兴镇党委书记直接被降为副书记主持工作……

正是这样的力度,赤水通过严苛地检验,成为贵州、乌蒙山区首个脱贫出列县。

不破楼兰终不还!赤水一马当先,全市脱贫攻坚起了个大早、开了个好头。一幅幅决战贫困的精细工笔画徐徐铺开。桐梓、习水、湄潭、凤冈四个县渐次入画。

站在千米海拔的桐梓县官仓营坪山上,放眼望去,桃树、梨树、李树、樱桃,漫山遍野,2万多亩的“花果山”上,春入果梢,含苞待开。

谁曾想到,曾经的官仓“乱”:流转土地“要地没得,要命一条”!曾经的官仓“差”:满山稀稀拉拉的苞谷地,农业园区全省倒数第四,黄牌警告!

变从何来?从实干中来。班子成员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党员在一线培养。“官仓”里装满民心民愿。

水果大户张元兴正在自家的果园里,打理新一年的期许。每年40多万元纯收入,早已让他的腰包鼓起来,幸福就像果儿一样甜。

编织九张网,跨越九重山,打开贵州北大门的贫穷关口,切实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落在桐梓的这一笔,工整有力。

70多万人口的习水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7万。习水的功夫下在“绣花”上。“十面合围”治“十穷”:思想脱贫“脱穷志”,易地搬迁“搬穷窝”,基础设施“改穷路”,产业扶贫“调穷业”,生态扶贫“治穷坡”,医疗扶贫“医穷病”,教育扶贫“断穷根”,美丽乡村“换穷貌”,社保兜底“保穷人”,党建扶贫“强穷村”。精确,精准,精细,精致,一步步斩关夺隘,迎来涅槃重生,在全省首批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率先“减贫摘帽”,为全省重点贫困县贡献了“习水经验”。

东部的湄潭、凤冈你追我赶,竞相奔跑,顺利“突围”。

一直背负“吓一跳”的务川、道真紧随其后,成功“惊人跳”。

一步先,步步先。

聚焦最后一块硬骨头。到2019年,遵义8个贫困县,仅剩正安——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没有出列。

“发起最后冲刺,攻克贫困堡垒,正安要在全省深度贫困县中率先出列,剩余的45个贫困村要在全省率先脱贫。”

遵义越战越勇,目标精准。

“聚焦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进一步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正安主动作为,目标清晰。

靠着精准的脱贫政策,惠民的产业扶持,双手残疾的赵友良和眼盲的妻子简琴一次次刷新他们的生活历史,从贫困户到种植大户,从破瓦房到二层小楼,物质生活翻天覆地的同时,“志气”也增长不少。

在正安县谢坝乡林下鸡养殖基地,一辆满载着上海鸡苗的货车,缓缓驶入。谢良红夫妇早已站在基地门口等着“下货”,依托当地的“半亩鸡”产业,这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月有9000元收入。

随着正安在全省深度贫困县率先脱贫出列,遵义在贵州率先整市脱贫出列,也是全国革命老区中继延安之后全面脱贫的第二个地级市。

三个率先,是“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庄严承诺,更是千千万万遵义人敢为人先、燃烧芳华,追逐一生的脱贫之道。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