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8教育网首页

学校信息

所在地区:四川/成都市

会员级别:学校用户

我的勋章: [学校档案]

在线客服:

学校名片

【温馨提示】来电请说明在028教育网看到我们的,谢谢
更多学校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成都华西中学:培养学生中国情怀,世界眼光
新闻中心
成都华西中学:培养学生中国情怀,世界眼光
发布时间:2020-03-10        浏览次数:307        返回列表


  “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廓灵关以为门,包玉垒而为宇。带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丰蔚所盛,茂八区而庵蔼焉。”
  这是一千七百年前晋朝大文豪左思,在《蜀都赋》开篇时描写成都的句子。这座深处西南腹地的城市,在作者笔下不仅是碧瓦飞甍、街衢绳直的繁华之所,还是万商云集,文化包容市邑。
  一座城市鲜明的文化个性,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学校上。
  成都华西中学于1908年由美、英、加三国教会创办于华西坝。华西坝,这个由锦江环绕而成的绿色翠廊,是成都风景最美的地方,也是上世纪初成都现代文明的滥觞之地,是四川乃至西南地区文化高地。站在这个文化高地之上,华西中学便在诸多方面成为教育的领跑者、开拓者。
  上世纪初,身处西南腹地的成都,空气中弥漫着封闭守旧的气息,而华西坝的“华西协中”——华西中学前身——球场上,冲撞奔突、灵巧盘带的身影,已经开始涂抹、点染这座古老城市的现代气息,学子们用“世界第一运动”的临门一脚,开启蓉城的各种风气之先,掀起四川足球的英伦旋风。
  在私塾和书院依旧占据教育主导的时候,华西协中的师生便脱下长袍马褂,服饰和思想都率先“现代化”,荷花池边小楼里,格物致知的声音,显得格外的悦耳。
  从初生之日起,华西中学的血管里便自然地流淌着开放、包容,眼光便自然地前瞻深邃,胸怀便自然地大气、包容。华西协中、成都十三中,成都华西中学,虽历经百余年,这种品性未曾丝毫更改,反而历久弥新,越发显得执着。

  校际连线:文化碰撞、交流的桥梁

  场景回放:
  2015年7月初,新加坡中华中学校园里,多了10名自来成都华西中学的客人,他们作为研修生,全程参与中华中学全部学习活动,上午和中华中学的同学一道学习数学、英文、英文文学、华文、科学、地理、体育和音乐等课程,下午一起参加学校的有社团活动:救护团体、童子军、机器人社团,或者上选修课,书法、美术、烹饪、陶艺、动画制作等。

  “2015中国优秀中学生访问新团”成员胡昕同学研修报告片段——

  【第六站】这次去新加坡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文化交流。为此来到了新加坡中华中学了解、学习。因为他们是英式教育,所以相对来说我们上课有点困难,但还好学的内容差不多。可能因为教育方式的问题,我们的上课习惯不大相同,相对而言我们则较严肃些。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课外活动,所以下午很早就放学了,然后去做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课程:射击课,烹饪课,家政课,手工课等等。我们有幸可以体验。我们和我们的小伙伴相处的很好,并没有什么交流的问题,我们一起上课,玩耍,听音乐,谈谈自己的偶像……有趣并快乐。学习生活虽然短暂,但我们还是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结束新加坡之行,访新团十名成员邀请他们的新加坡同伴,一学期后相会成都华西中学,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品尝四川美食,学习太极……
  “校际连线”是成都华西中学与国际友好学校之间的合作项目。法国穆雷市莎宝兰中学、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中学、英国莱斯特郡贝尔瓦中学,贝尔西格拉德中学、马里博尔卓嘎中学等,都是成都华西中学的友好学校,校际连线便是与这些学校开展交流与合作一种重要方式。研修、互访、视频交流、网上电子作品创作、交流……它是将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融入到教育和学习过程当中,旨在培养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帮助学生提升今后应对全球化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沟通技能,通过各种形式的沟通、交流活动,让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建立进一步的信任和理解。

  民族文化:润泽师生之根、奠基民族情怀

  场景回放:
  2014年12月11日,美国地方政府代表团访问成都华西中学
  美国客人:学功夫练书法,感受中国文化元素
  “我会书法了”,“第一次学‘功夫’感觉真棒”,“我也是乒乓高手”,“孩子们真热情”……成都华西中学校园里,来自美国的客人不停地发出感叹。 
  “起势、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学校沉降广场,太极拳表演吸引客人们驻足观看。仅观看还觉得不够,客人们又纷纷上前,跟着“小老师”一招一式认真学起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师生的书法表演,激起美国客人极大的兴趣,数名客人运笔挥毫,过一把“中国瘾”。接下来的乒乓球“友谊比赛”,更是一台比一台更精彩,喝彩声四起。

  成都华西中学校长李艳说:“我们认为教育国际化是‘多元价值观的引领’。要摆脱肤浅的认识和偏差。不能以为教育国际化,就是把学生送到国外去,也不是简单的引进国际课程。教育国际化的出发点,是在坚守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尊重,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尊重不同的个性差异。要包容和接纳不同的文化和多元的价值观,要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世界眼光。”

  场景回放——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2014年12月,高一年级16名学生身着汉服,在悠扬的乐曲中,诵读屈原的《橘颂》,征服了成华区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的评委。2015年4月,成华区电视台专程到校,在繁华绚烂沉降广场上录制这场诵读。2015年10月,国学诵读在成都市获大奖。
  2014年11月,全国整改委年会在学校召开,汇聚学校艺术教育成果首届校园文化展示也随之展开。高二年级“和而不同” 的“我的校园我作主”听证会,高一年级两百余人参与的主题为“雅而有致”传统文化展示(太极文、国学诵读、书法);七、八年级参与“创意趣玩集市”,三场场面宏大的校园文化和各班的班级文化展示赢得了五百多名来宾交口称赞。
  无论是校园建设、国际化课程设置,还是各种教育活动设计,成都华西中学都坚守民族文化传统,以此润泽师生之根、奠基民族情怀。

  国际化课程:坚守和创新并举

  场景回放:
  新生入学典礼:用红地毯迎接家长和新生
  还记得开学第一天爸妈把你交到老师手里的情景吗?那应该是一份嘱托。上午,成都华西中学800多名新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走上红地毯,老师在红地毯的另一头,招手迎接学生的到来,握手,鞠躬,老师和家长完成了一个交接仪式。“把孩子交给学校,请家长们放心。” ——2015年9月1日《华西都市报》
  这则新闻报道是成都华西中学坚持数年新生入学典礼的场面。

  2015年4月,成都华西中学被确定首批国际化教育窗口学校建设单位后,李艳校长再次强调要用宏阔的文化视野,构建有华西特色国际化课程体系。
  ①传统文化研究课程。
  开发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培育学生完美的人格。
  学校建设“1234”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1”是“一书”,是指全校师生员工读好“国学教育丛书”(学校自编教材)。“2”是“二礼”,是指新生年级“入学礼”,毕业年级“毕业礼”——两个隆重的典礼仪式。“3”是“三典 ”,是指从我国传统典籍中的“诗”、“词”、“赋(经典文)”中精选编印“国学教育丛书”,供全校师生时常诵读。“4”是“四节”,围绕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开展各种活动,传承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传统文化教育围绕“1234”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多层面、多方位展开。
  传统文化研究课程的内容作如下分段。起始段(七、八年级),选取《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等启蒙读物和韵文读物,同时辅以《中国农历与节日》、《中国剪纸》、《京剧脸谱》等相关传统文化内容。在中段(九年级、高一),选取《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文化经典内容,并辅以《茶文化》、《传统书法欣赏》、《传统绘画欣赏》、《传统音乐欣赏》、《中国建筑美学欣赏》等传统艺术相关内容。在高段(高一、高二),选取《古文观止》、《孙子兵法》、《道德经》等诸子百家思想和文学艺术修养等内容,并辅以《传统曲艺欣赏》、《玉文化》、《瓷文化》、《中国传统礼仪》等内容。通过以上内容,逐步构建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②国际礼仪课程。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2015年内将完成《国际礼仪教育读本》编写,读本将分着装篇、个人篇、家庭篇、学校篇、公共篇、交往篇、旅行篇、网络篇等8个篇章,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向学生介绍各国礼仪和文化。
  在各年级开设国际礼仪课程,让学生掌握国际交往的方法、礼节和规则,并乐于进行国际交往。
  ③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通过国际理解课程,让学生逐步丰富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尊重并理解多元价值和多元文化。在探究和体验的基础上 ,学习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人员交往的基本技能、行为,初步具备国际语言交流能力,具备跨文化交际技能,乐意参与国际交往活动。
  保证初中年级隔周一次,高中年级每月一次的国际理解教育课,采用实例分析和案例教学的方式,做到“学中用,用中学”。
  此外,中外文化比较课程、英语—小语种”并重的多语言课程、英语特色活动课程,都纳入成都华西中学高初中课程体系,有计划的实施。

  未来三年,成都华西中学将整合力量,深化国际化课程体系研究和开发,在加强学生对中华本土文化,成都区域文化研究的基础上,突出关于世界文化的了解和世界性问题的研讨,使学生认识到个人与全世界的密切关系,形成国际意识,发展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


回到顶部